藥物性肝損傷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表現,比如上腹部不適,皮膚發黃瘙癢,發熱出疹,急性肝衰竭,腹水等等。另外如果出現了肝細胞型的,會導致身體乏力,胃口差,上腹不適等等。脂肪肝型會出現腹痛,黃疸、少尿等等的異常反應。
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,尤其是一些副作用大的藥物,更是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,如一些抗腫瘤的化療藥物,解熱鎮痛藥等,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,如這些藥對肝就會造成一定的傷害,從而出現肝損傷現象,一起來看下藥物性肝損傷臨床表現。
1、上腹部不適
有長期服藥,并出現食欲變差、全身乏力、厭油、肝區脹痛等一系列上腹部不適癥狀。
2、皮膚發黃瘙癢
由于肝功能受損,導致膽汁淤積明顯,從皮膚上可以看到變黃,便色變淺,并出現皮膚瘙癢。
3、發熱出疹
一部分藥物肝損傷患者,出現皮膚出疹,發熱癥狀。同時,由于嗜酸性粒細胞增加,導致全身關節酸痛或發生過敏。
4、急性肝衰竭
嚴重的藥物性肝損傷患者,還會出現急性肝衰竭或者亞急性肝衰竭表現。
5、腹水
慢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,有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癥狀,出現腹水、腹部隆起、肝臟腫大以及黃疸表現。
藥物性肝損傷的癥狀可表現為任何一種急性或慢性肝臟疾病的癥狀,其中有少數患者可出現暴發性或重癥肝功能衰竭后果,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。
如急性藥物性肝損傷如果是肝細胞型的,它的表現就可為肝炎型,會出現黃疸,而在黃疸出現前一兩天會有肝炎的一些癥狀,如乏力、胃口差,上腹不適,惡心等癥狀,嚴重的則可出現肝衰竭表現,還可并發肝昏迷致人死亡。檢查的話ALT、AST明顯增高,同時血清膽紅素也有升高現象。
另外也有表現為脂肪肝型,它的癥狀主要特點就是脂肪肝、氮質血癥和胰腺炎。會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痛,黃疸、少尿,代謝性酸中毒寺現象,生化檢查也會出現明顯的異常。對于這類情況預后差,如果沒有及時停用引起肝損傷的藥物的話,那么死亡率是很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