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圍有炎細胞浸潤,并伴有血管損傷,包括纖維素沉積、膠原纖維變性、內皮細胞及肌細胞壞死,又稱脈管炎,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為原發性血管炎,在血管炎癥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者為血管炎疾病,那么血管炎用什么藥好呢?
血管炎這個疾病多為急性發病,通常伴有頭痛、不規則發熱、不適、乏力、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癥狀,病程不一,輕重不同,若反復多次接觸抗原,病情反復發作,病程持續數月或數年。
1、首先要去除病因,消除過敏原;
2、治療基礎疾病,如結締組織病、腫瘤;
3、局限于皮膚的血管炎,常用抗組胺類藥,如氯苯那敏12毫克/天,苯茚胺75毫克/天,分3次服,吲哚美辛(消炎痛)25毫克,每天2-3次,布洛芬0.4克,每天2次;
4、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潑尼松,或加用環磷酰胺;
5、抗血小松聚集劑可用阿司匹林,每天每千克體重3-10毫克,血管擴張藥用硝苯地平10毫克,每天3次,或硝酸異山梨醇(消心痛)10毫克,每天3次口服。
這些就是血管炎的治療方法。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血管炎的臨床癥狀與紅斑狼瘡、多發性肌炎/皮肌炎、類風關等有很多相似之處,但是這些經典的風濕性疾病有比較明確的分類標準,在實驗室檢查時,可以發現一些特異性較高的自身抗體,因此比較容易判斷,而血管炎除了通過病變組織的切片檢查、血管造影等有一定創傷的檢查方法外,少有特異性高的診斷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