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腦供血不足如何用藥呢?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大多數的癥狀是頭痛、頭暈、頭重的多,也有的是視力看不清,模糊,渾身沒有力氣,四肢麻木,沒有感覺,這些都是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的臨床表現,那么,慢性腦供血不足該如何治療呢?下面我們來看一下。
1、強調身體虧弱。把心、肝、腎、脾、胃的虛損當做重點,是中后期腦供血不足繼續發展的主要病機,身體越虛弱病情越重,病情加重身體更虛,形成惡性循環,故應及早治療為主,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。在治療腦供血不足的時候,這點對我們非常重要。
2、開通經絡。活血化瘀是治療腦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則,治療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,血不活則瘀不去,瘀不去則經絡不通,經絡不通則腦和肌肉失之營養。
3、整體觀念。在《內經》中有關肝主筋脈,腎主骨生髓,腦為髓海,髓海空虛,腦失所養,氣血濡養經絡骨結等論述,是臨床的理論基礎。肢體損于外則氣血虧于內,營衛有所不貫,臟腑由之不和,說明人體的損傷必然影響到整體,因而整體治療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而治療腦供血不足的時候采取整體治療是非常正確的一種方法。
4.中藥治療: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:半夏10克、白術30克、天麻10克、云苓30克、葛根12克、川芎6克、桂枝10克、炒白芍12克、甘草6克、蟬衣6克、雞血藤 30克、生龍牡各15克、熟地15克、天冬12克、大云(肉蓯蓉)18克。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方意在健脾化痰,補腎填精,養腦通絡,故而達到眩暈自定之目的。藥水煎服,一日一劑,連服一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