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澇災害期間,兒童有可能會因食用污染的食物以及飲食習慣改變,而引發急性胃腸炎疾病。病發后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孩子飲食問題,尤其是洪水后食物需徹底做熟,水果等生食需洗凈才可食用。可多食用清淡、易消化食物。若伴有腹瀉癥狀,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。
兒童的體質較差,身體抵抗力較低,在經過暴雨的極端惡劣環境下,很多兒童會因為飲食問題而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。為避免加重病情,在發現患病后,應積極治療。那么洪水后兒童發生急性胃腸炎怎么辦?
1.注意飲食
兒童誘發急性胃腸炎,主要誘因跟飲食不潔、不當有關,病發后的飲食盡量以易消化、流質和清淡的食物為主,要少食多餐,不要暴飲暴食。并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、過于油膩的食物,防止增加腸胃負擔。
2.徹底消毒
因洪水中含有大量細菌、微生物病菌等對人體不利的物質,吸附在食物上被人體食用后有可能會導致胃腸道感染,應將食物煮熟煮透,以及將蔬菜瓜果用清水洗凈后才可食用,可有效降低感染幾率。
3.正確用藥
急性胃腸炎發作后,若伴有嚴重性腹痛、腹瀉癥狀,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止瀉、調理腸道菌群的藥物治療,如、蒙脫石散等,盡量不要盲目用藥,加重病情。以防幼兒伴有脫水和電解質失常癥狀,腹瀉期間還需進行輸液補充,可多給孩子補充水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