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腎炎有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之分。在中醫藥典記載,急性腎炎多由于外感風邪,肺氣不宜,水道失調于通條所致,多屬于中醫水腫病“陽水”、“風水”的范圍。慢性腎炎則不同,慢性腎炎主要由于急性腎炎遷久不愈轉變而來,多屬中醫中水腫病的“陰水”、“正水”的范圍。臨床上慢性腎炎以水腫、蛋白尿、高血壓為特征。慢性腎炎主要有風邪犯肺證和脾腎陽虛證。中藥治療慢性腎炎是怎樣的呢?
【風邪犯肺證】
癥狀表現:水腫驟起,初起眼瞼頭面先腫,繼而四肢全身浮腫,惡風發熱,頭暈頭痛,尿少,苔白,脈浮。治宜宣肺解表、祛風行水為主,風邪犯肺可夾寒邪,亦可夾熱邪,癥見惡寒重,頭身痛者,屬風夾寒邪犯肺,宜選用五芩丸和風寒感冒沖劑治療;若不惡寒而發熱,口苦口渴、咽喉痛者,屬風夾熱邪犯肺,則宜選用五芩丸配羚翹解毒丸。
中醫治療慢性腎炎的單方驗方:浮萍30克,玉米須30克,車前草30克,鮮茅根30克,水煎服。
【脾腎陽虛證】
癥狀表現:面色蒼黃,全身高度浮腫,腹部膨隆如鼓,畏寒肢冷,腰酸腿軟,食少腹脹,便溏尿少,舌淡齒痕,苔薄白,脈沉細或沉緩。治宜溫腎健脾、通陽利水為主,可選用中成藥五芩丸配金匱腎氣丸。
中醫治療慢性腎炎的單方驗方:干玉米須30克,益母草30克,肉桂5克,車前子、車前草各10克,煎水代茶飲用。
【中醫提示】
對于急性腎炎常因患有咽炎、扁桃體炎、副鼻竇炎、中耳炎和皮膚感染等治療不及時而誘發。當急性腎炎臨床癥狀消失以后,可服人參健脾丸一類補氣健脾的丸藥以鞏固療效和扶正氣,防止轉為慢性。
所有腎病患者宜低鹽飲食,避免刺激性的食物。注意勞逸結合,防止感冒發生。除積極治療腎炎外,還必須積極治療原發病,以利于本病早日治愈。另外腎炎患者出現尿毒癥時應立即送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