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有很多婦女由于意外而造成子宮脫垂。子宮脫垂常見于產后女性、勞動婦女,它是一種因子宮位置向下移動到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,甚至出現子宮完全脫出陰道口的一種癥狀,產后經常仰臥、下蹲或者過早的起床勞動、從事重力活,就容易引起子宮脫出。
中醫治療子宮脫垂之中成藥
1、補中益氣丸:每次6克,每日3次。
2、人參健脾丸:每次6克,每日3次。
3、健脾資生丸:每次9克,每日3次。
中醫治療子宮脫垂之外治法
1.熏洗法:藥用黃芪30克,枳殼30克,艾葉10克,五倍子10克,蔥白5-10根煎水趁熱先熏后洗。
2.坐浴法:藥用枯礬9克,烏賊骨15克,五味子9克,五倍子9克,冰片3克煎水坐浴。
3.外敷法:藥用五倍子、煅龍骨各12克,冰片3克,共研細末,用麻油調勻,外敷臍中及脫出之子宮。也可用五倍子與覆盆子等量,共研細末,用麻油調勻,外敷于脫出之子宮及陰道膨出部位。
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中藥治療子宮脫垂的方法,為預防子宮脫垂,產婦要避免過早下床活動、避免重體力活,已經換上子宮脫垂的女性要注意臥床休息,避免長期的站立、下蹲,要注意增加營養,鍛煉身體。